<學著對自己溫柔,好嗎?>
很久以前,在心理學課堂上,老師問我們:溫柔是什麼?
班上有人回答輕聲細語,有人回答慈眉善目,也有人說,是有耐心,不急躁。
最後,老師公佈答案,她說,溫柔是,容別人是別人,容自己是自己。
但那個時候的我,聽不懂這個答案。
#
美恩有一個小姪女,名叫樂樂。
還記得樂樂年紀比較小的時候,我跟樂樂之間常常有衝突。衝突的原因是,我常覺得樂樂不守規矩,老是橫衝直撞,挑戰我的底線,弄壞我的東西。
今天早上,我跟樂樂在一起玩了一會。樂樂離開後,我才意識到,與樂樂共度的這短暫時光裡,我的語氣和態度都非常的溫柔。
當然,我還是有我講究的規矩,但我選擇用溝通和協商的方式。至於真的找不到共識的部份,我也沒以前那麼計較了,就容樂樂做她自己。
#
後來,我突然覺察到,原來,我這一生,一直在尋找一個,可以溫柔對待我(容我做我自己)的人。
我尋尋覓覓,走遍千山萬水,筋疲力盡…才發現,原來我自己就有這個能力,可以溫柔的跟自己說:“美恩,我容你做你自己。”
#
心理學很喜歡說,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別人,只能改變自己。
乍聽之下,這似乎是一句很無奈的話。但慢慢咀嚼,我才明白,這句話之所以這樣講,是因為,如果你不改變你看待事情的眼光,不管外界有多少改變,你依然會感到沮喪。
無法容自己是自己的人,心裡有很多的規條和應該。於是,當他們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,心裡也有很多的規條和應該,如果對方沒有符合這些規條和應該,就會在瞬間變成壞人。
當你總覺得,自己老是被壞人包圍時,你又怎麼有可能,快樂起來呢?
從今天開始,試著對自己溫柔一點,好嗎?